可口可乐在国内发展,各地“饮料厂”如何被套路的?
来源:    发布时间: 2023-03-26 23:28   374 次浏览   大小:  16px  14px  12px
可口可乐最早在1927年就已进入过中国,并在40年代末成为可口可乐海外的最大市场。然而,随着1949年美国大使馆撤离,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。

可口可乐最早在1927年就已进入过中国,并在40年代末成为可口可乐海外的最大市场。然而,随着1949年美国大使馆撤离,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。

直到1978年,随着中美关系的转机,可口可乐与中粮在北京签订协议,正式重新回到中国市场,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家外资企业,现已跻身可口可乐公司第三大市场。这里不得不佩服可口可乐的商业意识,敏锐地观察到时代的商机。

1981年可口可乐用免费赠送生产线的方式,在北京建了第一个工厂,由中粮运营。原本生产的可乐只能供应给旅游饭店,1982年后才逐渐被允许投放到北京市场。紧接着另一家饮料巨头“百事可乐”,也紧随其后的来到中国。可口可乐向来都很重视广告的影响力,于是在1986年10月,可口可乐在中国的第一支电视广告,时长1分钟,同时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18家电视台播出了。最后以一句“我有我的可口可乐,挡不住的感觉”,成功“洗脑”当时的电视观众。其实当时有些地方也会阻止可口可乐在本地市场销售,而且国内各地区汽水厂反应还是比较迅速的,重庆汽水厂迅速开发出了“天府可乐”,上海正广和推出了“幸福可乐”,还有广东的“亚洲可乐”和青岛很早就有的“崂山可乐”等。

从南到北都是有地区特色的可乐,这让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扩张上有些受阻,“天府可乐”在八十年代末,甚至一度占中国可乐市场七成的份额,被指定为国宴饮料,冠以“一代名饮”的美誉。巅峰时期的天府可乐在全国有100多家联营厂,远销海外20多个地区,并打开了美国市场,在美国世贸大厦设立了分公司。可口可乐如何靠一系列操作打败地方势力占领市场的?一看正面交锋并没什么优势,于是可口和百事开始使用现在资本仍再沿用,且百试百爽的老方法——“价格战”,不但直接在价格上压得很低,甚至做活动买可乐送气球和筷子等操作。

当时的人可并没见过这种促销,这两家可乐公司背后当然有母公司的足够财力做支持,但各地方的饮料厂可打不起价格战,所以可口和百事开始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。

然后顺势,可口可乐以“合作运营”的模式,和当时比较突出的地方厂进行“合资”,分别有北冰洋、八王寺、山海关、崂山可乐、武汉二厂;百事可乐用一样的方式和天府可乐、亚洲汽水厂达成协议。

各地方厂本想借助强大的资本力量和国际影响力扩大销量,也是奔着合作共赢签的,结果之后都被逐渐蚕食掉了股权。取得控制权的可口和百事翻脸就不认账了,马上开始“雪藏”掉这些地方品牌,这些饮料的产量逐年减少,最后工厂不但只生产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,并利用地方厂在当地的销售渠道优势,广铺设自己的产品。虽然之后健力宝有过几年靠运动营销成功的高光时刻,最后也因为经营问题再也没缓过来。


真正在可乐市场硬钢的,就是娃哈哈出的“非常可乐”了,口号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可乐,发展迅猛的时候,也给可口可乐造成了很大的冲击。可口可乐一看来势汹汹,就通知商家不许上架非常可乐,因为当时可口可乐会免费送经销商冰箱,所以不听话就收回冰箱,并取消年终返利。

一看这种形式,非常可乐就先进入到下沉市场,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,利用原有的销售网络,其主要渠道就是小城市、小乡村,巅峰时一度达到年销售额20亿元。

可口可乐随着也进入了下沉市场,一边利用老办法和非常可乐打价格战,另一边制定了打击娃哈哈主营业务的策略。当年的哇哈哈矿泉水卖1块5,所以可口可乐就推出了“冰露”纯净水品牌,零售只有5毛,一下子打击到了哇哈哈。冰露也就成了非常可乐的防火墙产品,面对巨额的广告和成本压力,非常可乐在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后,只能黯然落幕。

自此以后,可口可乐在中国再无敌手,虽然之后又出现了几个资本助力下的国产饮料品牌,但可口可乐始终坐在中国饮料市场老大的位置。

2003年,八王寺商标被沈阳追回,并重新生产;2004年,崂山可乐在青岛被收回,并重新生产;2008年,北冰洋被北京追回,并重新生产;2013年,天府可乐被重庆追回,并重新生产;2014年,山海关商标被天津追回,并重新生产;2017年,汉口二厂商标被追回,并重新生产。所以这些国产饮料品牌,目前在市面上又可以买到了。

近些年随着“国潮”文化兴起,这些国货老字号饮料品牌重获新生。2021年9月,天猫新生活研究所发起的PK活动结果出炉,天府可乐力压西安冰峰、汉口二厂、山海关等饮料品牌,评选为“国产汽水之王”。